中新网广州11月28日电 (蔡敏婕 唐旭妍)“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(2023)”发布会28日在广州举办,由中国经济信息社编制的《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(2023)》对外发布。该报告指出,目前,国内城市游船市场活力逐步恢复并超越疫情前的水平,产品服务更加多样化,并逐步融入创新文化消费元素,全球游船将迎来产业的提质升级与市场的崛起。
广州珠江游多个维度正对标世界一流游船快速发展。广州市港务局 供图
《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报告(2023)》以全球范围内具有标志性的都市游船产业作为研究对象,构建以市场、创新、融合、开放等活力要素为核心的“国际都市游船活力指数”评价模型。指数结果显示,2023年,样本城市游船产业活力依旧呈现明显的梯队分布状态,纽约、广州、上海、阿姆斯特丹、伦敦等国际大都市总体排名依然领先,海内外城市各有所长,海外城市的市场活力突出,中国内地城市则在融合活力与创新活力方面发展迅速。(完)
中新网北京11月28日电 (记者 陈杭)记者11月28日从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(下称北京二中院)获悉,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,北京二中院共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案件1622件。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广大业主对物业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,新类型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。北京二中院以开展公开庭审、专家示范庭审等方式,发挥司法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,力争实质性化解纠纷,保障民众合法权益。
图为11月28日在京举办的物业纠纷新闻发布会。北京二中院供图
新类型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
北京二中院副院长廖春迎表示,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,北京二中院共审结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二审案件1622件,分别为2018年536件、2019年228件、2020年206件、2021年269件、2022年212件、2023年171件。上述案件中,调解、撤诉案件为161件,总体调撤率为9.93%。
据悉,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广大业主对物业服务水平提出更高要求和更多期待,新类型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不断出现,主要包括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后产生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、因物业费上涨引起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、以物业管理委员会为诉讼主体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等。
其中,“三供一业”分离移交指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、供电、供热(气)及物业管理分离移交给专业化企业进行社会化物业管理。但部分业主以其未与“三供一业”接收单位签订物业服务合同为由,拒绝交纳物业费,接收单位便提起诉讼。此类案件中法院着重审查业主与“三供一业”接收单位之间是否形成了事实上的物业服务合同关系。
廖春迎表示,相关纠纷形成原因包括开发商未担负起前期物业服务责任、部分物业服务人服务能力与意识有欠缺、业主委员会未能充分履职等。
促进物业纠纷实质性化解
廖春迎表示,“小”物业关乎着“大”民生,化解物业纠纷,除了倡导物业服务人提升物业服务品质、业主依法维权履行义务、业主委员会提升履职能力等常规动作,北京二中院聚焦诉源治理,联合各方主体,打造共建、共治、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,力争实质性化解纠纷,保障民众合法权益。
北京二中院深化“府院联动”,形成预防和处理纠纷长效机制,组织召开由住建部门、属地街道办、人防办及社区民众参加的联席会,搭建起多方联动的沟通平台,深度探索物业纠纷源头化解,从社会管理层面实现诉源治理。
同时,在司法实践中发掘有指导意义的案件,以开展公开庭审、专家示范庭审等方式,邀请住建部门、业主代表、业主委员会成员、物业服务人代表旁听庭审,释法明理,发挥司法案例的示范指引作用。
下一步,北京二中院将通过延伸司法职能等多元措施,促进物业纠纷的实质性化解,推动基层治理创新发展,更好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。(完)